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内涵诠释Interpretation Connot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and Professional Football Youth Training
任彦军
摘要(Abstract):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剖析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借鉴国外经验,诠释其理论意蕴,理清其首要核心要务,为中国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研究表明:国外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是基于双方内在需求和共同利益的追求,而中国校职青训缺乏利益追求契合点,协同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中国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注重外在形式的“协议式”协同发展,缺乏深层次互惠互利式“内涵式”协同发展。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核心要务是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输送、退出机制,做到有机衔接,即多元连通,有利于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路径都要连通,可以多元选择,全面发展,有机转换。
关键词(KeyWords): 校园足球;职业足球;青少年;训练;协同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0BTY065)
作者(Author): 任彦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孙科,刘铁军,马艳红,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1):13-20.
- [2] 廖小明.协同治理视域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J].学术探索,2020(9):50-56.
- [3]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 [4] 唐恢一.系统学——社会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 [5] 谭淼.基于中英比较视角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略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5):109-114,138.
- [6] 陈正.德国青少年足球研究:以“Doppelpass 2020”计划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7,30(14):16 -17.
- [7] 万勃,管勇.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模式运行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0):67-71.
- [8] 高村梨江.学校運動部と地域スポーツクラブとの融合[J].体育科教育,2015:204-211.
- [9] 横田匡俊.学校運動部活動の現在と未来 (25) 部活動改革の実際 (3)自治体と大学のたな関係スポーツ振興審議会での報告[J].月刊トレーニング·ジャール,2010:68-73.
- [10] 游松辉,邹尚均,王志远.从“1.0时代”到“2.0时代”: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演进特征与文本计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123-134.
- [11] 邱林,秦旸.法国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模式:理论证成与实践镜鉴[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7):64-75.
- [12] 王登峰.从“有”道“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4):3-7.
- [13] 王登峰.改革与融合: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成效与未来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7):1-7.
- [14] 王建明.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锐减的社会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5):34-36.
- [15] 肖建忠,巩莲莲,屈冬林,等.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格雷欣现象”及消解策略[J].体育学刊,2023,30(5):86-89.
- [16] 顾伟农,张红松,李政君.广东省中超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省恒大、富力足球俱乐部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6):80-84.
- [17] 邱林,秦旸.我国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深度融合的选择逻辑与推进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2):59-70.
- [18] 王登峰.改革与融合: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成效与未来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7):25-33.
- [19] 李云广,李大威.日本校园足球“走训制”训练模式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0,12(1):1-5,11.
- [20] 任彦军,李云广.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研究[J].教书育人,2024(28):10-13.
- [21] 汪升,龚波.我国校园足球与青训体系的有机衔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