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

  • 加快形成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重要价值与推进方向

    付群;左古月;侯想;楚元;付选申;

    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战略布局,构建与新一代科技革命相适应、与新一轮产业变革相协调、与国家矛盾转化指向相一致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价值,并对加快形成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以及三者关系之间优化组合的跃升所构成。面向新时代,加快形成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支撑,还是缓解体育产品供需矛盾和促进体育消费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并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适应创新发展需要;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打通束缚发展堵点;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完善人才引育模式,增强体育发展动力等推进方向,加快我国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2025年03期 v.43;No.20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中国体育产业中小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特征——基于体育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分析

    蒋瑜洁;姒滟璟;龚颖;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中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创新对发展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体育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发明专利数据分析,阐释了体育产业科技创新的技术特征与创新网络关系特性。研究发现,在创新技术特征方面,体育产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的知识宽度不断扩宽的同时,知识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其中,非体育产业领域的技术占绝大多数,且单个技术的中心性逐年减弱并影响均衡化,但体育产业领域的技术起到主要桥接作用,且单个技术的桥接影响逐年加强;在创新网络特性方面,体育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专利不断增加,发挥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介作用不断增强,多为主动型合作。研究明晰了体育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创新理念及其机制的特征,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体育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03期 v.43;No.206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冰雪经济专题

  • 新质生产力驱动冰雪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逻辑、问题与路径

    武越婷;李彦龙;

    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力引擎,对驱动冰雪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析新质生产力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问题与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符合科技创新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演变的历史逻辑、生产力质态跃迁提升冰雪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深度契合冰雪装备制造业现实需求的现实逻辑以及优化冰雪装备制造业实践进路的实践逻辑。冰雪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绿色能源日渐匮乏、产品同质化严重、科技应用水平落后和复合型人才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提出,以绿色为源动力、以创新为驱动力、以科技为牵引力、以人才为保障力,净化冰雪装备制造业生态建设、孵化冰雪装备制造业多元发展、优化冰雪装备制造业要素配置、强化冰雪装备制造业智力支撑等实践路径。

    2025年03期 v.43;No.206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梗阻与纾困路径

    冯灿;王楷钧;雷新一;

    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实践中已展示出提质增效促发展的赋能表现与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梗阻,并提出纾困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基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及其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赋能冰雪旅游经济发展实现创新生态、动能转换、场景优化、产业升级的高质量表现。但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专业人才支撑不足、新旧动能转换过慢、消费场景单一、产业转型欠佳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破解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冰雪旅游人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及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纾困路径,推动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43;No.206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研究

    刘志勇;夏博雯;

    以数字经济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变革。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内涵进行阐释。研究认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是优化融合过程,降低运行成本;影响专业化分工,提升经济效率;扩大融合规模,推动组织创新;提升融合价值,重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驱动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推进困囿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共性导致市场体育产品雷同和供过于求;体育企业线上线下组织和管理对接难度大;数字基础建设薄弱和对数字化运营模式认知不足等方面,提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产品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平台经济,驱动企业组织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加快物联网体系建设,驱动企业运营模式的高质量发展等路径。

    2025年03期 v.43;No.206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AIGC赋能冰雪体育文化数字化迭代的机制、挑战与进路

    张文苏;李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文化的全面升级,AIGC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创作范式,已然成为驱动冰雪体育文化向数字化迭代的核心驱动力。它借由技术赋权扩容文化生产主体,促进人机协同下产能质变跃升,并实现了多模态场景脱域延伸,高效推进了冰雪体育文化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然而,转型过程中亦浮现出授权隐忧、算法黑箱以及内容过度娱乐化等现实挑战。为此,亟须通过从技术层面秉持人机互为尺度的原则,多维规避伦理道德风险;优化算法个性推荐,促成多元场景沉浸式精准匹配;同时,在文化层面嵌入价值内核,活态文化人机协同共创,充分释放冰雪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年03期 v.43;No.206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运动训练学

  • 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的政策分析、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

    王佳;陶玉流;

    本文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与地方实践考察,探索足球运动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厘清顶层设计与地方城市的协调机制,为完善我国足球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加速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方法论支持与实践路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聚焦重点城市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基本特征,提出可供借鉴与推广的实践范式。研究发现,重点城市普遍呈现“复合型资源丰富”“生态根基牢固”“多元主体参与动能强”的基本特征。构建了战略统合、科创融合、市场竞合和评监共合四维实现机制,有助于实现政府规划力、市场驱动力与社会参与力的协同共振,驱动足球运动创新实践,推动足球改革实现突破。因此,为破解足球发展瓶颈,推动重点城市建设向可持续生态体系转型,重点城市建设应:健全战略传导的公共服务网络、打造科技赋能的生态系统、强化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构建动态评估的反馈系统,为实现足球振兴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实践路径。

    2025年03期 v.43;No.206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内涵诠释

    任彦军;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剖析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借鉴国外经验,诠释其理论意蕴,理清其首要核心要务,为中国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研究表明:国外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是基于双方内在需求和共同利益的追求,而中国校职青训缺乏利益追求契合点,协同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中国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注重外在形式的“协议式”协同发展,缺乏深层次互惠互利式“内涵式”协同发展。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青训协同发展的核心要务是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输送、退出机制,做到有机衔接,即多元连通,有利于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路径都要连通,可以多元选择,全面发展,有机转换。

    2025年03期 v.43;No.206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时空数据的澳网比赛中我国优秀网球选手朱琳与对手技战术对比分析

    赵宇艳;王天阳;陈岩;王泽峰;展更豪;汤印超;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网球选手朱琳与对手的技战术特点,为网球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维录像解析法获取13 714条球员、球的时空数据,对比分析朱琳与对手在2023年澳网第三,四轮的技战术特点。结果:(1)朱琳最快一发比对手慢6—10km/h,平均二发慢于对手约10km/h。朱琳二发落点平均深度、内外角平均偏度均大于对手。(2)两位对手接发回球最深区域分别为二区外角、中路;朱琳第三轮接发球平均偏度(0.79m)与第四轮(0.51m)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第三轮中朱琳挥拍击球时间(0.17s)长于对手(0.16s, P<0.05),次轮中挥拍击球时间(0.17s)短于对手(0.18s, P<0.05)。第四轮各盘中朱琳判断时间明显长于对手(P<0.01)。结论:(1)朱琳一、二发球速均需提高;朱琳二发时通过落点深度和偏度来弥补球速慢的不足。(2)对手接发球回球最深区域集中在朱琳反手位;第四轮朱琳接发球落点偏度优于第三轮。(3)挥拍击球时间和判断时间是影响比赛得失分的重要因素。

    2025年03期 v.43;No.206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身体自尊视角下普通高校适应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研究

    郑国祥;汪映川;吴坚;

    适应体育课程作为全纳教育的重要实践,对特殊群体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身体自尊与课程关联模型,并对安徽省某高校适应体育课程学生进行纵向追踪。结果显示,“四位一体”课程模式(运动价值引领-体育知识拓展-综合能力提升-思想行为塑造)在实验组学生身体自尊的四个维度上显著优于传统教学。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四维优化策略:三维协同结构策略整合课程内容;生态化课堂管理重构教学环境;智能技术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全要素保障体系强化资源支持。

    2025年03期 v.43;No.206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运动人体科学

  • 基于统计参数映射的跳深与纵跳下肢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比分析

    毕耕超;华立君;

    目的:旨在对比跳深和纵跳两种运动在下肢关节运动学特征和接触力上的差异。方法:招募20名无下肢损伤的男性受试者,使用了8台Qualisys高速摄像头采集动作数据。通过一维统计学参数映射(SPM1d)的方法对关节角度和接触力的曲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纵跳时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旋角度显著大于跳深。膝关节的内收和外旋角度也显著大于跳深。在矢状轴上,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力学负荷差异显著,垂直轴差异集中在动作周期的中期,冠状轴差异则主要出现在初期和末期。结论:跳深和纵跳在下肢关节运动学和接触力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SPM1d方法较传统统计方法在分析关节运动学和接触力差异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运动训练和损伤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3期 v.43;No.206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粗大动作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李华;张萍;甄志平;

    目的:借助网状Meta分析法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筛选运动干预儿童粗大动作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篇文献,共计3420名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韵律性体育活动、功能性练习、球类运动、结构化体育课程、体育游戏、基本动作技能练习、有氧运动对儿童身体移动技能的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韵律性体育活动、功能性练习、球类运动、结构化体育课程、体育游戏、基本动作技能练习对儿童物体控制技能的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提升儿童身体移动技能、物体控制技能方面,结构化体育课程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措施。

    2025年03期 v.43;No.206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欢迎订阅2025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以冰雪为特色的体育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2025年03期 v.43;No.20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天雪地学术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1.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新颖,论证严谨科学,资料详实可靠,语言规范流畅,具有科学性。2.论文必须要素齐全,按顺序包括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1)题名:要求简明、准确,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可加副标题)。(2)摘要:应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篇幅一般在300字左右。

    2025年03期 v.43;No.206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下载本期数据